拉伸膜又称拉伸膜、热收缩膜,近年来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最初以PVC为基材,以DOA为增塑剂,具有自粘性,与PE相比,该行业面临着环保、成本高、拉伸性差、单位包装面积有限等挑战。
因此,PE 拉伸膜的生产在 1994-1995 年左右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了 PVC。PE 拉伸膜最初使用 EVA 作为自粘材料,但面临成本和气味问题。随后,行业见证了 PIB 和 VLDPE 等自粘材料的发展,基础材料转向 LLDPE,包括 C6、C8 和茂金属 PE (MPE) 等变体。LLDPE 拉伸膜的发展从吹膜过渡到流延法,以获得更好的均匀性、高透明度和适合预拉伸要求。
三层共挤结构因材料选择范围更广、配方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更受青睐。拉伸膜的基本特性包括透明度高、纵向伸长率、屈服点、撕裂强度和穿刺性能,分类有PE拉伸膜、拉伸拉伸膜、PE分切拉伸膜等。拉伸膜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其缠绕力和伸缩性将产品牢固捆扎,确保单元化、初级保护、压缩固定和节省成本,同时提高包装效率并降低工人强度。
生产工艺条件包括控制熔体温度、冷却辊温度和卷绕张力,以优化薄膜质量并实现牢固的包装。通过添加 PIB 或 VLDPE 等方法实现粘度对于确保薄膜层正确粘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储存条件和温度考虑会影响薄膜拉伸后的有效性。总体而言,中国拉伸膜生产的不断创新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和成本效益,还提高了各个行业的包装性能和多功能性。
聚乙烯 (PE) 涵盖了多年来开发的各代工业化聚乙烯,从 1939 年的高压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开始,发展到 1953 年的低压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1977 年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1984 年的超低密度聚乙烯 (VLDPE)、1958 年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 以及 1990 年代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
这些 PE 变体涉及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少量 4 或 8 碳 α 烯烃作为共聚单体,这有助于保留 PE 的许多特性。低密度聚乙烯 (LDPE) 是一种半透明结晶聚合物,其密度为 0.91-0.925g/cm³,无毒,透明度高,热封性和防潮性好,是低温冷冻包装和防潮包装的理想选择。
然而,LDPE 的气体阻隔性较弱,限制了其在各种气体中的应用,尽管它对油脂和有机溶剂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与聚丙烯相比还是有差距。LDPE 易燃,需要小心处理以防止加工过程中出现静电问题。另一方面,中密度聚乙烯 (MDPE) 具有 LDPE 的特性,但密度更高(0.926-0.94g/cm³),结晶度更高(70%-80%),因此熔化温度和产品强度更高。
与 LDPE 相比,密度为 0.94-0.965g/cm³ 的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具有更优异的刚性、韧性、机械强度、耐溶剂性和抗应力开裂性,强度高,适合用于垃圾袋等应用。由于这些不同类型的聚乙烯各自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应用,因此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仔细选择对于在各个行业中实现最佳性能至关重要。